线段的定义及线段终结
打横笔案例:
特殊笔的鉴别:创业板指数5分钟K线图(打横笔)
线段及线段的终结
线段的定义:至少由3笔构成,且前三笔必须有重叠部分;
线段的初级终结定义:1+1模式;
解释:
在上涨趋势中:当某一笔无法创出左侧临近高点的新高,且下一笔创出左侧低点的新低,则意味着上涨线段被终结;
在下跌趋势中:当某一笔无法创出左侧临近低点的新低,且下一笔创出左侧高点的新高,则意味着下跌线段被终结。
附:有效击穿的定义:连续3根收盘价站稳,向上终结的确认为阳线,向下终结的确认为阴线。
线段终结案例:
答案:两条,分别是0-9,9-14。
1+1模式唯一解决不了的一种终结模式
随堂测验:下面哪几幅图是有效击穿?(可多选)
答案:C D
课堂练习:观察哪根K线的出现宣告了形成向下有效击穿
答案: 8号K线。
思考题:
答案:45号点。
同级别分解线的特殊情况:如果走势出现下图中蓝色的情况的笔,无法将之前的下跌线段终结,那么需要将同级别分界线进行修正,修正到更高的高点。
特征序列法解决线段终结
特征序列说明:向上线段中,向下笔为该线段特征序列;向下线段中,向上笔为线段特征序列。可以把特征序列这一笔当成一根K线。
原因:以第一张图为例,无论如何,0-1和2-3,2-3和4-5必然有重叠,而1-2和3-4则不一定,所以在上涨线段中下跌笔更能反映出这个线段的特征。
换个方法看同样问题:图中蓝色框内形成了顶分型,意味着上涨线段终结
走势的同级别分解
同级别分解的目标:将行情在某级别上分成一段段上涨与下跌的连接;
同级别分解的目的:简化分析,永远只需要处理一个正在完成的中枢,而无需顾及之前走势的影响;同时为后面的推笔打好基础。
同级别分解的原则:选择1+1终结点之前的阶段最高(低)点作为分解的标杆位。
该如何进行同级别分解?
同级别分解线的再辨析(难点)
要点:
1、同级别分解线应该画在极值点上(即线段最高或者最低点上)。
2、一个线段至少由三笔构成,如果画在极值点上使得两条同级别分解线之间只有一笔,那么选择次高(低)点中较高(低)的那个点画线。
答案:3 答案:3,6
答案:3,8
注:次高(低)成笔了之后,
不允许再次高(低)成笔。
课堂练习:上证指数30分钟K线图同级别分解
答案:22 25 28 35 42 46 48。
思考:严格笔、推笔及同级别分解的关系
1、笔与线段的关系:表面看,线段是比笔更大的零件,至少三笔才能构成一个线段。当一个线段构成后,我应该如何构筑更高级别的线段?我只需要定义一个线段等于更高级别的一笔,然后我就可以一直向上定义。本质上说,如果5分钟级别是我观察的最小级别,我可以在5分钟级别上画严格笔,然后得出5分钟线段,然后定义5分钟线段=30分钟一笔。再之后,因为有了30分钟级别的笔,可以得出30分钟线段,然后我可以继续定义30分钟线段=日线一笔。之后不断循环这个过程,就可以不断把更高级别的结构给构建出来。所以严格说,推笔的逻辑是:在我们观察的最小级别上使用严格笔,然后就变成5分钟笔-5分钟线段-5分钟线段的线段-5分钟线段的线段……
2、同级别分解线一方面是为了处理行情时简单,因为可以只关注当下产生的中枢,不用去理会之前发生了什么。另一方面,由于同级别分解线的出现意味着一个线段的终结,所以在推笔的逻辑中,连接两个同级别分解线必然意味着更高级别的一笔。
缠中说禅这里的线段终结类别分的比较细,包括有跳空和没有跳空的,包括
处理左包含而不处理右包含,我根据实际走势进行了简化,你可以一会听听,应该比较好理解。有时候单独一笔力度很大,但是不能成为线段,原因就是至少由三笔才能构成。要看后面出现超过44号点的走势能否形成新的上涨线段,如果能,那就最简单,再画一个上涨线段。我认为你想问的是如果只是一笔上去之后马上又下来了,如果只是一笔无法形成上涨线段,随后形成了线段线段,这就意味着要把线段的高点修正到那个最新的高点上。
- 上一篇:笔的定义及分型辅助成笔
- 下一篇:背驰、R比率及第一类买点